微博是写给谁看的

目前主要玩新浪微博,关注24人,粉丝175人,微博2007条。写了这么多微博,也算是一个中度的微博使用者了。微博很有趣,有的人拿来当成发布信息的高速途径;有的人专门做微博广告(我深深讨厌这些人,大约删除了400~500的广告粉丝了);还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写写、看看,仅仅当作消磨时间的工具。

我深深感觉到,微博其实是写给“自己”看的。这里的“自己”应该不单指你这个读者,还有深层的内涵。

一方面是因为它限制了字数,每条限制在140个字内(网易微博限制在163个字以内),这些都是跟着Twitter学来的,不过英文的140个字符能发一条短信,中文的话只有70个字,怎么国内不学学这个呢?发一条微博很快,能够记录自己短暂的灵感、对某个事物、现象的感受,而且很接近第一感受,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对某个现象的第一感受写成一片论文那么长,大多数的第一感受也就是几个字,或者几个感叹词吧,这样的话,微博很合适。

另一方面,以我为例,我不喜欢在微博上关注很多人,目前的原则是最多关注42个人,超过42个人就删除已关注的人再关注新的,但就目前看来,达到42这个数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何是42呢?那就搜搜42这个神奇的数字吧,有一个很梦幻的理由)我只喜欢维护一个小型的成熟的社交网络,而不是全面撒网。所以绝大多数微博是写给自己看的,很少得到好友们的评论,也许只有几个固定好友会看我写的,并且给我说两句,而我同样也会关注他们,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你很容易就会去关心那些曾经关心过你的人。渐渐地,马太效应促使下,这个关系会日益紧密;同样,其他人的关系会渐渐瓦解。

既然我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微博,那我又不愿意看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这该怎么解释?不知道这是不是只是针对我而言,我确实不大看自己写过的东西,偶尔看看写了多少条,决不会从头看自己写了什么。也许写微博是一个自己对事物评价的过程,有时候也是对自身的解读、发泄等等,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发展,渐渐会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成长过程,微博在此时便成为了一种表现这个过程的形式而已。我们自己并不太关心过程,甚至也不关心结果,可能是因为看不到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