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踏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为何我要这么说呢?昨天看了新一期的《程序员》,上面有一个豆腐块说的是全球顶级程序员都在中国——通过interviewstreet的排行榜说明——interviewstreet是一个在线编程竞赛平台,我也自不量力地在上面比试过,可惜只能拿到个位数的分数:(,排行榜上前十的选手,9个国人,一个国籍未知(现在已经确定为USA),看吧,顶级程序员都在咱国家!可惜我一点也没感到自豪。

最近参加了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编程竞赛,高端的有GoogleCodeJam、Topcoder,Interviewstreet也算吧,低端的就是国内举办的“大赛”,我只能说自己水平很一般,连中等都算不上,这里不是过分谦虚,而是事实。

目前指导我的老师告诉我有两种人——一种是科学家类型的,一种是工程师类型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谁都离不开谁,在企业中也都是按需配置,也许是科学家类型的人往往需求不多,而显得高贵一点,毕竟我们总感觉越是少越是贵嘛!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做编程竞赛的人往往是科学家类型的,他们日常的训练就是做题、做题、做题,说他们只会做题也有点以偏概全,不过确实是有点狭窄。工程师参加这样的比赛就有些吃亏喽,平时用到的大量知识在这里基本用不上,还是限时的比赛,往往拿不到什么分数。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他们的算法功底也非常了得,这样的“全才”总是很少见的嘛。

我现在疑惑的就是那些科学家类型的人具备的素质是不是工程师们也该具备的?我在这里只好以工程师自居了,因为我离科学家的标准相差太远。工程师们不也应该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么,当然并不是作为主要能力体现出来而已。

最近由于光看书了,被老师喻为“要走向学术的人”,哎,想想看我确实看的书比写得代码多很多,有时候看了书就不想写了,可以在自己的超强虚拟机——大脑中验算一番,这不和实际编码一样么,但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极其容易遗忘。从大一开始的C语言到后来的C++、Java、Objective-C、JavaScript、PHP、Ruby、Python等等吧,有的是为了参与某个项目而学习的,然后长久不用,就遗忘了,我还有些担心,于是就再拾起来,这样越拾越多,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老师让我赶快找好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否则进入社会对自己非常不利,可不是么,我又何尝不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均匀分布到各个事物上怎能比得上别人专注某一项?!可我仍然有些拿不准!!!这已经深层次地上升到了性格问题,而我现在唯一可以做得就是——减肥。

文章快要以闲扯为主了~我的主题呢——不要踏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科学家的能力咱暂时具备不了,不过基础的能力咱作为工程师,也是绝不能遗漏的,只是认清自己的目标,不要离得太远。


好在我最近开始精简身边的书了,给自己少一点选择,会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