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了豆瓣

豆瓣是第一家我面试的公司,虽然只是实习生,但仍然值得记录一下。

首先是投递了简历,有位实习生HR(从他的邮件名称带有intern标志感觉的)接待了我,和我约好了面试时间。豆瓣竟然推崇用skype来面试人员,要了我一个skype id。最终约在了今天上午十点半,但到了那个点也没有人来邀请我面试,于是给那位实习HR发了邮件,很快得到回复,让我耐心等一会,一会就有豆瓣的正式攻城师加我了。

整个面试过程很简单,他打字我也打字。让我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自己的技术特长,然后问了我如果实习的话希望什么方向——移动互联网或者web,我选了后者,然后问了简单的web方向的问题,比如网页中一个按钮被点击后会发生什么,尽量说明。又问了编程相关的问题,比如以单词为单位反转字符串、如何更好地管理内存等。哎,比较惭愧,前两个月都在准备软件设计师考试,各种语言都全然忘记,还好python更接近母语,能写出一点,当然了,这是远程面试,可以搜索查资料,但这样好像就没意思了。

整个过程结束后发给了我4个笔试题,今天交上就可以,自由度很大。题目是两个编程相关的题目两个非编程题,当然这样安排很合理嘛,但都不能马虎。下午草草把非编程题弄完,晚上又用了两三个小时弄好了编程题,交上了。

感觉自己和他们要的人还是有差距的,不过我感觉这种差距容易弥补,我好想的过于复杂,这样没什么不好,但有时候让人感觉你这个人别扭吧:)

过了几天收到HR的反馈邮件——面试失败。

巨型光棍节

实属罕见的巨型光棍节就在今天诞生了——2011年11月11日,有人又戏称为六“一”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希望这是自己最后过的一个节日了,希望明年有个伴儿,也能够过上情人节、七夕节等等,不要再过光棍节。

上天是不是总喜欢眷顾那些不在乎这些的人们?往往你越是在乎一件事,你越是做不好,每年都盼望这是最后一个,但往往明年还要接着过。

迟到的生日礼物

收到一份迟到的生日礼物——两位世界级导演剪辑的纪录片,记录的是去年我生日那天全世界192个国家发生的事情,收到了超过4500小时的视频资料,耗费了一年多的剪辑,终于出现了这部90分钟的纪录片。这可能是我收到的最贵的生日礼物了,同样送给所有在7月24日出生的人们。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Life In A Day》。

纪录片,贵在真实,这些资料全部来自网友自拍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或者贫穷,或者富裕,或者迷茫,或者积极……千姿百态,全部在此。

感谢Y帆告诉我这部电影。

凡事都要体验一番

早就想写这方面的文章,不知怎么手头的时间无缘无故地少起来。

这也算是我一直在遵循的一个原则吧,凡是都要亲自去体验,但很可惜,虽然这么说,还是有不少事情是你无法真切体验的,或者体验一番的成本很高,如果你感觉体验结果能够盖过之后良心上带来的压力,那完全可以去试试!

曾听过不少像是有哲理的句子,大概意思就是点到为止,美好都在似有似无的沉默中。比如你喜欢上一个人,但又不明确告诉TA,只是让TA猜测,那样多么折磨人呀——折磨你自己,有话说不出,TA到底怎么想的你怎么会知道,再熟悉也会有猜测失误的时候。总之还是有话就说出来吧,你以为你是谁,能伤害一个人有多深?还没见有什么伤痛是时间弥补不了的。

这是说话的例子,买了在运送途中的东西,不到亲自拿到手的那天你是不知道那种复杂心情的,无非就是两三种结果嘛——很喜欢、很失望、不太喜欢也不失望。你不体验一下的话,光靠自己想来想去又有什么用呢,你想出了三种结果,但实际上你最终只会选择一种,哪一种呢?继续想吧!

不是说所有东西你都能在短时间负担得起的,有些金钱能换来的东西尚且容易,还有不少东西,暂时用金钱无法代换——比如时间、青春、信仰等等。你想体验混混的生活,那便要放弃学习,然而体验过后你还能轻易回去么?在体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上的事情时需要慎重考虑。

我不太喜欢那种说不出的朦胧境界,我遵循充分、真诚地交流,哪怕有时候啰嗦一点也不要让别人去猜测你的意思,最终是围绕一个简单的原则来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简单的原则来进行的。

你走了,我还在

Steve Jobs

jobs悄悄地走了,让全世界遗憾。我刚刚买了你的自传,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激励着我,让我永葆创新。

我正在使用everynote

曾经有一段时间脑图工具很火爆,当然现在也不是说这种软件被冷落了。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思维整理软件,不过我不太常用的原因是太麻烦,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做的事情比较简单,根本没必要用这类软件来管理;更奇怪的是,本该使用这类软件的时候我却从来想不起来,倒是一个同学用过这类软件给我看过一个网站的构想,感觉很不错。

接着就是一类PKM(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火爆起来了,everynote可能是比较早做这个的吧,以前没怎么关注,现在还是想开始使用,让自己的思维清晰一些,当然everynote这类软件的功能不仅仅是整理思维了,关键是整理知识。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信息,在无法理解大脑是如何整理之前,只能用这种比较“傻”的方式整理——记录。就像是写日记一样,只不过这样的方式比写日记更加零散。

真正让我认识到evernote满足人们需求的是在实习中,我们开发了一个网站,有些功能要将给编辑们,告诉他们如何使用。那天一个编辑过来我给她讲使用方法,她就拿来一个笔记本在那里边听边记,瞬间知道了evernote原来是这样满足人们记笔记的需求的!似乎不少技术人士不怎么喜欢记笔记或者是记纸质笔记,一开始我都不知道evernote到底能干嘛用。现在主要用来抓取网页内容,以后浏览。不用pocket的原因是pocket保存链接,可能过段时间内容就没了,不如evernote保险。

我有点儿喜欢你了

这是昨晚和一个同学说的话,不知道她听了是什么感受,只是说我吓着她了。我又当作她已经答应了这事,看来我又一次陷入了胡思乱想的状态。

不过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开端,在我这里可能很难找到沉默是金这样的信条,因为我感觉沉默后让人去思考结果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感,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麻烦(实际上就是很麻烦)。这在我这个极简主义的人的内心是不应该存在的。

我现在比较轻松了,你呢?

这两天很低碳

这两天我才发现,我可以这么低碳的!中午晚上饭量基本减少1/3,即便是这样也可以做到中途不饿,原来从没发现有这样的好事,只顾着一味吃下去。而且这样做之后,到了吃饭的时候可能会比以前更加明显,毕竟吃进去的东西少了一部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也格外香。

以前欣慰于能在吃饭时候有饥饿感,现在欣慰于能够达成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岁月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岁月神偷》

头顶上的云

头顶的云